权威发布!“双一流”建设高校转载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9.03.28 浏览次数:

2015年10月24日,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坚持“以一流为目标、以学科为基础、以绩效为杠杆、以改革为动力”的基本原则,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2017年9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名单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又分为A类高校、B类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计140所高校。

 

复印报刊资料的选文,以学术成果为评价指向、以评价数据分析为基础、以同行评议为主导方法、以对成果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本报告基于复印报刊资料评文和转载数据,对这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转载实力、不同类别“双一流”建设高校转载实力的差别、学科优势以及未入选“双一流”建设项目的“潜力高校”等展开多维度的分析。

 

本报告采用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量、篇均分、高转载作者、高转载期刊等几方面指标进行分析,数据来自2016—2018年复印报刊资料的转载论文数量及同行评议得分。论文得分采用归一法处理后的相对得分,即每篇论文的原始评分除以本年度同类最高原始评分,因此论文的评分处于[0,1]区间,便于计算与比较。

 

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转载分析

 

1. “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转载量占绝对优势,个别未入选高校潜力突出

 

2016—2018年,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共被转载论文20548篇,约占复印报刊资料每年转载总量的57%,约占高校转载总量的71%,具体见图1。三年被转载论文涉及高校940家,而“双一流”建设高校的数量还不足被转载高等院校数量的1.5%,可见“双一流”建设院校在转载数量上具有绝对优势。

 

就平均转载量而言,平均每所高等院校每年的转载量约为14篇,而平均每所“双一流”建设高校每年的转载量约为48篇,“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其3倍以上,也显示出优势。

 

三年转载总量排名前十的高校依次是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山大学,都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这十所高校三年的转载量都在500篇以上,占“双一流”建设高校三年转载总量的近45%,显示出领军地位。

 

三年转载总量排名前50的高校,有7所高校是非“双一流”建设高校,即华东政法大学(26名)、上海师范大学(31名)、西南政法大学(35名)、浙江师范大学(38名)、东北财经大学(42名)、山西大学(43名)和山东师范大学(46名),可称之为“潜力高校”。其中华东政法大学和第25名的“双一流”建设高校苏州大学转载量仅差2篇,实力非常接近。

 

2.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的转载数量和论文质量具压倒性优势

 

表1展示了“双一流”建设高校中,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B类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年均转载量和篇均分情况。一流大学建设A类高校的年均转载量是B类高校的5倍左右,篇均分为0.860635,单篇文章的质量也最高,示范效应显著。一流大学建设B类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年均转载量和篇均分差距不大,显示这两类高校的人文社科学术实力比较接近。一流大学区分为A、B两类的初衷是推动B类高校正视差距、奋起直追,从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情况看,B类高校和A类高校差距悬殊,任务艰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