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联盟日前在石家庄成立。联盟由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发起,三方共同签订《京津冀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三方将推动互认,统一京津冀三地食品检验参数、检验方法和判定依据,实现重点风险指标检验结果互认和检验过程可追溯。
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负责人史国华介绍,为加强京津冀三地食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京津冀三地市场监管部门于今年9月签订《加强京津冀三地食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协议》,对三地食品检验监测机构实现数据互联、检验报告互认,推动三地食品安全风险会商以及共同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食品安全等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据介绍,京津冀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联盟成立,旨在落实《加强京津冀三地食品质量安全协同监管协议》要求,以科技创新为驱动,聚合京津冀三地检验检测资源、技术创新资源、人才设备资源,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技术交流平台,打造技术服务高地,推动京津冀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记者了解到,3家发起单位均为国家级食品质检中心。其中,北京市食品安全监控和风险评估中心是国家食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挂靠单位,天津市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院是国家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依托单位,河北省食品检验研究院是国家果类及农副加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靠单位。三家机构均属国内食品检验检测行业一流水平,不仅承担本地食品监管技术保障工作,还承担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的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和全国牵头分析工作任务。
根据《京津冀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联盟合作框架协议》,京津冀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创新联盟3家发起单位将重点在四方面开展深度技术合作并力争取得实质成效。